【為屍體說話】牙齒往往成為破案關鍵「證物」 首位華人齒科法醫:穿起白袍有一份責任

醫生診症室

發布時間: 2020/03/06 12:18

最後更新: 2020/05/18 15:58

分享:

分享:

用科學讓屍體說話捍衛逝者尊嚴,首位華人齒科法醫梁家駒表示,穿起白袍有一份責任。

梁家駒是全球首位華人齒科法醫,在近30年工作生涯中,參與過大大小小鑑證工作,見證過無數死亡,令他領略到生命無常。他說,「穿上白袍,就有一份責任」,作為法醫,他的使命就是替屍體「說話」,捍衛亡者最後的尊嚴。

一般人對法醫工作的了解,大多是來自於電視劇或電影。梁家駒說,鑑證程序都由不同法醫合作,各施其職。鑑證工作中的重要一環,就是辨認死者身份,若死者身上沒有證明文件,遺體及衣物嚴重腐爛,又未能取得指紋或DNA,此時牙齒鑑證就大派用場。

因為牙齒是人體最堅固的物質,可以承受高達攝氏1600度高溫,在極惡劣的環境都可保存下來,往往成為破案的關鍵「證物」。透過檢查牙齒,可以追蹤到死者生前的牙科記錄,有助辨認出死者身份。除了牙齒,齒科法醫亦要憑頭骨、口腔進行鑑證。

殯儀業家族出身 自幼接觸屍體

梁家駒自小對讀醫有興趣,後來在機緣巧合下入讀香港大學牙科。學醫第一年就已經有解剖屍體的課程,相當考驗心理質素,但他坦言,沒有害怕的感覺。面對屍體處之泰然,他說可能與自己的出身有關。梁家駒是百年殯儀老字號「梁津煥記」第五代繼承人,自幼就經常跟隨家人出入殯儀館,為遺體穿壽衣,令他對死亡或屍體見怪不怪。

用尊敬的心去對待死者,這是應有的禮貌。

讀牙科第四年時,梁家駒的一位任職資深警務人員的叔叔,建議他修讀「齒科法醫」的課程。梁家駒了解過後,知道齒科法醫可利用專業知識進行鑑證工作,為死者「說話」,協助警方查案,因而對這個專業產生了興趣。1990年,他從港大牙科畢業後,就前往澳洲墨爾本修讀齒科法醫的課程。

梁家駒憶述在澳洲上課的第一天,首次親手為一位死者解剖,那是一具死去不久的遺體,因為沒有進行防腐,肌肉仍充滿彈性,不難想像死者在十多小時前還是活生生的一個人。

他說,外科醫生為病人做過手術後,只要手術成功,病人便能生存下去;但法醫解剖人體後,被剖者永遠不會再活過來,人的脆弱就此刻表露無遺,他形容,是上了寶貴的一課。

你要做的就是要幫死者查出死因。

敬重死者 慰藉生者

法醫在工作上不應投入個人感情,梁家駒憶述,1991年維也納航空空難,一架由香港飛往維也納的客機在曼谷墜毀,200多名乘客遇難,當中包括40多名港人。那年,梁家駒剛從墨爾本大學畢業,作為「法醫初哥」首次上陣面對大型災難事故,亦是第一次目睹和接觸過如此多屍體。許多屍體支離破碎,殘骸遍野,甚至難以靠牙齒辨認死者身份。

空難現場滿目瘡痍,卻不比遍地哭聲來得震撼。飛機出事後,許多死者家屬立即趕到現場尋找親人的遺體,淒厲的哀號聲不斷,令人心酸。

更有家屬哀求我,希望盡快得知鑑證結果,將親人「帶回家」。

在法醫的銜頭下,何常不是一副血肉之軀?面對死者家屬的哭訴,梁家駒的情緒亦難免受牽動,心情變得沉重不安,當時他致電墨爾本大學的教授,傾訴過後,總算調整好心情,順利完成工作。

經此一役,令他領略到法醫工作的意義和重要性,並從工作中感受到助人為樂的道理,最重要的是,要學會保持冷靜、理性,不受情緒觸動,才能將工作好好完成。

法醫為死者沉冤得雪,在他人眼中充滿正義感,但在他看來只不過是職責所在。

穿起白袍,就有一份責任,我們的職責就是去幫人,用科學查出死因,還死者尊嚴,讓生者得到慰藉。

他又笑言,因為法醫工作不多,「靠做法醫搵食會餓死」,醫生在診所看症收入遠比法醫多,但金錢買不到法醫工作帶給他的滿足感。他說,每日在診所對著四面牆好悶,法醫工作讓他曠闊了眼界,令他有機會參與許多國際重大的鑑證工作,例如與國際刑警合作等等,這些體驗與每日安坐診所看症是無法比擬的。

生死由命

在接近30年的法醫生涯中,梁家駒參與過許多駭人奇案的鑑證工作,包括1999年的Hello Kitty藏屍案、模特兒彭楚盈案,又處理過許多大型災難事故,例如嘉利大廈大火,南亞海嘯、峇里爆炸等。見證無數死亡,又與無數屍體打交道,他感嘆大自然的力量之餘,亦領略到生命無常。

我相信生死是命運安排,有句說話叫做,閰王叫你三更死,不可留人到五更。

一般人對法醫的印象可能是冷靜、嚴肅。但脫下白袍,他也只不過是個「人」。工作以外,梁家駒平時最大興趣就是吃東西,又喜歡打War game、賽馬。此外,他亦有份參與TVB劇集《法證先鋒》系列的編劇和演出。

他表示,希望透過劇集讓大眾認識法醫的工作,同時亦是一種教育,告誡人們世界上沒有完美犯罪,他深信「天網恢恢,疏而不漏;若然未報,時辰未到」。

【法證先鋒IV】首位華人齒科法醫演足4輯《法證》 曾參與嘉利大廈等大案鑑證工作

法醫剖屍以外的日常工作:活體取證破風化性侵案

記者:沈佩珊